I 掠奪性期刊與研討會

掠奪性期刊與研討會是指那些主要以營利為主要目標的出版單位,對於研究內容往往承諾快速發表,但卻缺乏正當且嚴謹的審核流程及適當的內容保存機制,並常以誤導或不透明的信息來吸引稿件投遞。 由於學術品質和評審的嚴謹度不佳,掠奪性期刊與研討會的學術價值並不受到學術界認可,除影響教師本身的聲望外,有關教師資格審定作業及各項獎補助申請事宜亦可能不被接受。

I 如何防範

依據教育部臺教高(五)字第1132201255號函知,關於防範掠奪性期刊與研討會參考資訊,說明如下:

(1)

報名前進行相關檢核與確認:
目前最常使用的會議檢核表為 Think.Check.Attend 網站的 Conference Checker ,其態樣主要可透過「主辦與贊助單位」、「議程與籌備委員會、議程委員會」、「研討會論文集」等面向逐一檢視確認以進行研討會之判斷。

(2)

檢視優良或疑義研討會參考清單:
部分組織及個人會依特定目的及需求分別建立參考清單,可於報名前檢視。

(3)

報名後處理建議:
參採中央研究院「學術倫理─掠奪性期刊與會議」專區 引用 Ottawa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’s (OHRI) Journalology 網頁所建議,師生如已投稿掠奪性期刊 ,應採取不付出版費、不簽署著作權同意書、要求撤回撤銷論文、不付撤回撤銷費用、並於未來投稿其他期刊時主動揭露本次投稿經驗等行動,以避免進一步受害。

(4)

其他更多資訊:
教育部已於「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」網站建立「留意掠奪性期刊及會議」議題教材包 ,提供線上課程、文宣品及相關資源等,並持續篩選重要資訊補充、更新,請多加利用。